--洞见-未来-无限--

锻造适应新时代生产力需求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。

2024-06-03
黑龙江省总工会近日发布了《2024-2026年黑龙江省工会助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地行动计划》,旨在通过3年的努力,找准工会工作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契合点,激发职工创新活力。工会将聚焦科技创新,驱动产业全面振兴,致力于成为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。
省总工会积极响应上级指示,采取一系列举措。例如,组织召开研讨会,倡导“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升级新动能”的理念,弘扬马恒昌小组精神,强化新时代班组建设,向全国班组发出倡议。同时,与科技厅等机构合作,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与企业、高校、研究机构联动,并与多个部门共同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。
经过深入研究,省总工会制定了详尽的实施方案,强调增强技术创新供给。计划在未来3年内,设立100个省级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,组建50个省级创新工作室联盟,支持50个新质生产力职工创新项目。此外,还会大力开展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,推动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,预计举办6万场竞赛,覆盖2万家企事业单位。
为了促进产业人才的成长,黑龙江省将开放共享劳模工匠资源,协助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,提升职工技能,并推动新质生产力产业链的企业师徒传承。2023年已设立4家工匠学院,未来将扩展至30家省级工匠学院,以及遍布各市、产业和重点企业的100家工匠学院,以培养新型劳模和工匠人才。
省总工会还将实施激励机制,发掘和表彰新质生产力领域的杰出人才,如龙江工匠200名、市级(产业)工匠800名,其中数字工匠将逐年增加。在评选省级劳模和五一劳动奖时,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先进典型将占至少50%的比例。这些举措将有力推动黑龙江省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。